连续两个季度对华贸易逆差,“韩国制造”努力升级保中国市场
今年截至本月20日,韩国制造韩国累计贸易逆差为399.68亿美元,连续两这是季度历年最高纪录。韩国SBS电视台21日称,对华作为韩国经济支柱的贸易对外出口形势并不理想。而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逆差努力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升级韩国首次出现连续两个季度的保中对华贸易逆差。 根据韩国关税厅21日发布的国市初步统计数据,韩国11月前20天出口额同比减少16.7%。韩国制造按商品种类看,连续两钢铁制品、季度无线通信设备、对华精密仪器、贸易船舶出口减少,逆差努力汽车、石化制品等出口增加。按出口目的地来看,对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额下滑28.3%,对欧盟、越南、日本出口均减少,但对美国出口增加。韩国贸易逆差持续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韩国明知大学经济系教授赵东根表示,明年高利率、高通胀的经济大环境将持续,对华出口难以出现大的转机,半导体出口也难以扭转局面,因此明年韩国出口仍面临重重困难。 韩国贸易协会也在近日表示,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全球经济放缓等周期性因素是主要原因,但即便情况有所好转,韩国对华贸易也不太可能会出现过去那样的顺差,因为中韩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此前中国大量从韩国进口显示器和半导体等中间产品(组装最终产品的零部件),但目前中国已经具备大规模生产中间产品的能力。此外,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追求供应链多元化,这两大原因导致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出现下降趋势。有数据显示,目前中间产品仍占韩国对华出口的最大比重。今年1月至9月,这类产品占韩国对华出口总额的83.6%。 韩国贸易协会称,为了改善贸易失衡,韩国必须扩大对中国中间产品出口的高科技含量。该协会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有必要确保以核心材料和零部件的高科技中间产品为中心的稳定出口供应链体系,需要技术创新来进一步扩大高科技中间产品的附加值。” 该协会同时认为,韩国企业应该瞄准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考虑进入更多二三线城市。资料显示,在过去10年,韩国对中国的消费品出口仅占韩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3%至5%左右。报告称,由于中国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在提高,中国消费者有了更大的购买力,这加大了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实际上,在2007-2021年间,中高端产品在韩国对华出口总消费品中所占比例已从48.1%增加到66.6%。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券商“走出去”蹄疾步稳 海外展业正当其时
- 小摩:维持新奥能源增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50港元
- 谁是险资“心头好”?险资人士:已到配置股票资产好时机
- 对俄制裁导致能源价格飙升,欧洲多国爆发街头示威
- 谷歌Pixel Fold折叠屏新爆料 配置亮眼 售价高达1.29万!
- 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00亿元
- 快讯:地产股持续走强 阳光城、华夏幸福触及涨停
- 国机汽车股价三连板:控股子公司被传与滴滴合作造车
- 深圳部分区“全域管控”系严重误读
- 宝能:姚振华目前一切正常,正在公司上班
- 东航空难救援发现客机残骸和碎片,目前尚未发现机上失联人员
- 我国首款自主核级无纸记录仪在上海发布
- 北京金融法院丁宇翔:发挥金融的调节经济等功能应建立于实体经济生产之上
- 飞机黑匣子能记录哪些信息?
- 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林亦俊接受审查调查
- 2月黑猫投诉航司领域红黑榜——川航改签后航班取消,拒退改签费
- 小特朗普发图嘲讽拜登“对话”——泽连斯基:钱呢?拜登:正收呢
- 3月22日保险日报:多家险企共保东航坠毁客机 已启动理赔应急机制
- 房地产公司蹭东航事故热度营销,将被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 “超前点播”成往事 视频网站“潜规则”停止了吗?
- 搜索
-